作者:臺北市永安國小 徐佳璋老師
校訂課程的編定是很有彈性的,可以由同⼀主軸衍⽣⽽成,也可以由⼀段⼀段不同⾯向的課 程接續組合⽽成。
以下挑選出臺北市 永安國小六年級施行之校本課程。此課程內容已實際運作,確認運行成效佳,且是適合拆解、轉換的課程部件。期望提供欲編定十二年國教之校訂課程教師參考。
「⽣物與環境」是⾼年級⾃然課程中的⼀個重要主題,通常安排於六年級最後的⼀個單元,除了為整個國小⾃然課程做個總結的作用之外,亦含有「⾃然科學都應在符合環境保護條件下發展」的意味。本單元的教學現場中常發現的問題是:學⽣能習得環保知識,但似乎只能在考試中回答正確答案,⽽有著說⼀套、做⼀套的現象。
本文介紹我們將「環境保護單元由認知評量型的紙筆測驗,轉化為讓學⽣實際行動的實作評量」的校訂課程之實行狀況。希望學⽣真實體驗「製造汙染與混亂容易,防治、解決環境汙染不易」,並希望由此校訂課程能讓學⽣達到真心守護環境之情意層⾯的學習目標。
康軒版六下⾃然與⽣活科技:「⽣物與環境」。
六年級下學期⾃然為三個單元,環保單元是為單元三。我們預定將環保實踐活動當作是期中評量,因此我們將六下單元三調動到最前⾯來上,也就是在課發會同意後,將六下⾃然的上課順序改為:單元三、單元⼀、單元二。依以下流程實行,期程安排如下:
文章未完,全文請參見附檔
【附件】環境議題與實作評量光,是每天⽣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從陽光提供溫暖、光亮,與植物⽣⻑需要的能量、為何 雨後會出現美麗彩虹,到夜間⼈⼯光源的照明。各位同學,讓我們透過⼀連串的活動來了解光線的 性質吧!
因應12年國教素養導向教學,英語課程不單單只是語言知識的習得、語言技能的培養,還包括語言在生活情境中的運用,以及文化理解包容、創新思考、學習態度與習慣等面 向。新課綱強調藉由英語獲取各個領域的新知,並提供學習方法與策略,以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