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共同備課、相互觀課與集體議課之理念與策略(下)

作者: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劉世雄教授

這幾年來,已有教師相當認真察覺學生學習情形,也已經 投入心力瞭解學生學習困難之原因,然而,在學生學習行為、 原因推論以及提出策略上,似乎較少或無法連結思考。

觀課中學生常有的 學習問題

根據我多年來的現場觀察與研究,學生在學習時常有的問題包含教材知識的理解、學習參與和信心以及同儕互動關係,這些問題不僅可以作為教師共備觀議課的起點,也提醒教師們「不一定要任教相同學科才可以觀課」,不同任教學科可以協助觀察學生的參與動機或者是同儕互動等表現情形,學生多一位教師關注,學習就會改善一些。再說明如下:

(一) 教材知識的理解問題

學生教材知識的理解問題不外乎來自於先備知識不足或迷思概念,原因可能來自於先前學習時沒有獲得充分理解,亦可能缺乏教材內容相關的生活經驗,導致在學習新知識時,無法快速地連結思考。這些學生在上課時偶有質疑或皺眉的表情,這可能是存有迷思概念;而書寫時會停頓很久或故意重複擦寫,即是無法應用先前所學知識或經驗完成任務;書寫完全空白即可能是缺乏基礎閱讀能力或數字計算能力。教師觀課時要能察覺學生學習單上的書寫過程、解題步驟、發言解釋的內容以及動作表現的細節,藉此察覺學生的困難點。

(二) 學習參與和信心問題

部分學生對學習缺乏動機,除了可能教材難以理解外,心理、生理和健康因素要能一起思考;亦可能對學習無感,也可能因自我效能低,不願意投入學習。這些學生上課時會東張西望、玩弄文具、放空遐想或眼神呆滯,有時候一開始上課相當認真,但過程中可能因為部分教材無法理解,進而失去參與動機;另外,當書寫講義或學習單已有答案後,與同學討論時或發言時不敢提及自己的答案,亦即對自己的學習過程與結果缺乏自信。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表情,結合書寫與對話之情形,判斷學生的學習參與情形。

(三) 同儕互動與關係問題

同儕互動與團體歸屬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特別是當教師設計討論或分組合作學習時。部分學生可能會對那些成績較差、生活習慣不佳或者是比較安靜的同學會有排擠的現象,當教師指示相互討論或合作時,這些學生便可能在被排擠的情形下失去學習機會。這些學生也會「表面參與」學習,但鮮少與同儕互動交談,小組任務分配僅是被要求非常簡單的物品保管等內容。觀課時,教師需要觀察學生互動情形,必要時靠近學生,聆聽學生討論對話時的語音,察覺學生互動情形,就可能發覺被排擠而失去學習機會的學生。

上述三個問題僅是觀課應該關注的大方向,有些學生的學習困難涉及兩種以上;也有學生可能部分學習時間相當專注,但部分時間卻分心。教師不能誤判學生學習表現的原因,這也就是教師需要對特定學生做長時間、多次觀察的原因。

教師需要學生學習困難 察覺的訓練

這幾年來,已有教師相當認真察覺學生學習情形,也已經投入心力瞭解學生學習困難之原因,然而,在學生學習行為、原因推論以及提出策略上,似乎較少或無法連結思考。例如:當小組學生合作討論時,一位學生沒有參與討論,教師無法判斷真正原因是來自學生先備知識不足、個人參與動機或社交關係等問題;即使判斷原因後,在提出因應策略上,可能僅說「可以請同學幫忙指導」等表面性的作法。目前為止,我的研究顯示部分教師欠缺這些診斷學生學習困難原因與提出對應策略的經驗。

教師需要進行觀議課的訓練,此訓練不僅是共同備課和觀議課的程序與記錄而已,要涉及教材教法、學生心理以及社交關係的觀察、紀錄、推論與因應策略的連結。然而,診斷學生的學習困難不能僅就單節課的表現,可以請其他任課教師說明學生在其課堂中的表現、學生平時在校或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現,綜合對照比較,一起推論原因,這些內容需要納入訓練的範疇中。

結語

教師是一個專業工作者,其專業在於能趨近準確地察覺學生學習表現困難的原因,了解其學習需求,進而提出適當教材內容、教學策略和教學活動。教師教學時之視覺與知覺也難以顧及所有學生,教師相互協助、集體思考,共同為學生的學習投入心力。以改善學生學習困難的教師共備觀議課正可以藉此讓教師察覺學生困難,進而提出適當教學策略,這便是一種專業的行為表現。

教師長久以來對教學工作都是獨力進行,可能也存有開放教室讓他人觀察學生困難即是指出自己平時教學不力之誤解。除了需要一些時間去理解與嘗試外,學校全體教師應該持有「全校學生都是全校老師的學生、全校教師都是全校學生的老師」之觀點,不再認為學生學習困難是個別教師的教學問題,而是全校教職員該努力的目標。

改善學生學習困難,並在改善的成效中提升教師的教學專業,這種以關注學生學習成效的教師專業成長模式已經慢慢成為國際的主流,臺灣學校或教師可以在這一波教育改革中成為引領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