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觀察與回饋、公開授課」的目的很多,從關注教師 教學專業能力、教材教法研發到診斷學生學習表現,每一種理念 均有其價值與發展性。
這幾年來,已有教師相當認真察覺學生學習情形,也已經 投入心力瞭解學生學習困難之原因,然而,在學生學習行為、 原因推論以及提出策略上,似乎較少或無法連結思考。
給老師們的數位教學小錦囊~林玉姬老師專訪
面對線上課程,許多教師最大的課題是「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實體自然課有互動、實驗操作等形式可以發揮吸引學生專注投入的魅力,然而改為線上上課時,因著平臺功能、資訊能力等限制,勢必會有不同的關注點。
記憶、背誦、標準答案已成昨日黃花, 創新、連結才是未來玫瑰~2015天下教育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