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蓮縣 東華附小 賴榮興老師
教育不是後視鏡,它應該是探照燈,為青年照亮未來;不要以為緊盯著後視鏡,我們就能駕馭未來。—嚴長壽《教育應該不一樣》
核心素養
教育部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的「核心素養」中表示:素養,是指人在適應現在生活和面對未來挑戰時,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態度,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下,可以運用的能力。然而,要解決真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並不會分「科目」,必須活用所有知識,而這與當紅的STEAM新素養五大精神:跨領域、動手做、生活應用、解決問題、五感學習,不謀而合。因此,本教案便在這樣的理念下,設計以國語為中心,讓孩子跨領域解決生活問題。
本文因篇幅關係,無法呈現所有節數內容,故聚焦在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概念上。國語科五節重點仍是文學性、文化性與工具性的學習,健康課的重心在延伸作者的核心觀點,人工甘味與天然手作的進一步闡釋,綜合課的重心在讓孩子親身體驗並融入生活情境。課程中,教師扮演引導者與協助者,學生則是自主學習者。在過程中,學生因親手體驗產生高度興趣與樂趣,並赫然發現人工果汁對身體的負面作用,更深刻體會到什麼是「最好的味覺禮物」,而這也是素養導向課程最大的價值—讓課文活起來。
學生手作果汁微電影 https://youtu.be/yfvtc66_j-o
108課綱即將在108學年度上路,取代現行九年一貫課綱及高中課綱,這將是影響未來10年教育最重要的改革,關於這件教育界的大事,我們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迎接下一個教育黃金10年呢?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於108 學年正式實施,現場老師對於素養導向教學特色或多或少已涉獵,甚至頗為知悉。素養導向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習者的動機、熱情,不僅培養學生獲得知識的探究能力,及多元學習方法,更關注學習能與學生生活經驗連結,期能引導學生將所學應用,透過省思、實踐等,最終目標在於培養能夠自主學習、能終身學習的學生。
先前提到,因為學生的因素,比較少見創新的教學階段,若有,多以結合資訊科技的方式進行,也在呼應CLIL教學法中對數位科技運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