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語】用閩南語一起創造幸福!

作者:王秀容老師( 臺灣師範大學台文系博士、新北市閩南語輔導團團員)

閩南語素養導向教學實務分享~當老師很幸福,可創造孩子的幸福,培養他們為社會造福。當閩南語老師更幸福,因為扛起重擔救語言,像蜜蜂傳播語言、文化、文學的花粉,結出本土自信與國際欣賞的果。

小小教職能行大大公義。108學年度將實施新課綱。資訊時代的教師需培養孩子成為「自發、互動、共好」,能自我探索、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未來公民。要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在美感的互動中啟發生命潛能、陶養生活知能、促進生涯發展、涵育公民責任。

小小理念開展大大天空。素養導向教學脫離標準化「背不動的書包」,提升九年一貫「帶得走的能力」,到適性揚才的「終身學習者」,要讓能力、情感、習慣和真實世界結合,要對社會議題思辨,要從「適應」到「改善」社會。

小小一節課變成「天天母語日」。素養教學需要「自信且平等看重閩南語文」,每個科目等值,絕不宜挪做他用。每位學生也等值,相信都學得來。教師正向堅持「多學一個語言,多一個頭腦」,可導引孩子符號運用與溝通。常聽老師因閩南語重拾親情,學生因閩南語增加自信,家長和社區因支持而再現生機。

閩南語文如同睡美人甦醒依舊美麗。何須自貶、悲情?找回語文的趣味與美麗,天天用就能有感動。

小小教室創造處處奇蹟。不論課綱如何變,教學的成敗在師資。沒有國英數的堂數,但我們有堅強的熱情和使命,可用美感體驗的教學方式,於校園生活實踐,並影響行政、校長、家長、社區齊心推廣。「不被重視」正表示「沒考科壓力」,恰可創意跨域,將神奇的魔法棒一揮,帶孩子看見閩南語文絢麗!

如何落實呢?基本功是寫好素養導向的課程計畫和教案。以下是建議:

一、熟讀並正確參照、運用「總綱」、「語文領域- 本土語文( 閩南語文) 領綱」、「閩南語文課程手冊」、「議題融入說明手冊」,理解素養導向的用心和重要,才不慌亂。

二、學生為主體的課程教學計畫

  1. 「做中學」美感體驗為核心,結合在地特色讓教學藝術化,改變學生認知、技能和情意。
  2. 由學生身心發展特質及生活經驗出發,建構近而遠,親而疏,本土再國際,圖像再文字的學習環境,開展學生的多元視野。

三、美感體驗的教學方案:

  1. 要有備課、說課、觀課、議課開放教室的胸襟,不求完美演示,是求共學共進。
  2. 選好各項指標再構思教案,絕非倒置寫好教學程序,再回頭拼湊。
  3. 選對四大學習階段:I( 一二年級)、II( 三四年級)、III( 五六年級)、IV( 七八九年級)。
  4. 選對三大教育階段:E(國小)、J(國中)、U( 高中)。
  5. 選對語文學習表現四大類1( 聽)、2( 說)、3( 讀)、4( 寫)。如:「1-I-1能聽辨閩南語常用字詞的語音差異」,就是「聽力- 在國小一二年級的表現」。
  6. 選對學習內容,即閩南語文「科目的知識內涵」,分兩大主題:A(語言與文學)有a-c 三項內容、B( 社會與生活) 有a-i八項內容。前有「◎」,可出現於不同階段,即可於後續的學習階段重覆出現。如:標音與書寫系統「Aa-I-1」在一二年級「認讀」,但「得視實際需要及學生程度提前實施」。而◎ Aa-II-1至◎ Aa-IV-1」有雙圈,即從三四年級到國中階段均可持續學習。
  7. 選用尊重方音差的教科書或教學資源要。文體多元( 可兒歌、念謠、短文、童話、詩歌、散文、劇本),資源多元( 可自製、社區資源、時事議題、在地文化活動、專科教室、教學資源中心情境)。
  8. 設計多元質性描述的評量,包含形成與總結,由情境、對話、實作、觀察、學習檔案、紙筆、學生自評、互評等方式培養學生未來能力。
  9. 融入十九個議題( 性別、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培養學生思辨、問題解決能力及對該議題的責任感與行動力,使成為未來人才。議題融入可以由連結、延伸、統整、轉化、討論、對話、批判與反思,加入人物、典範、習俗、節慶,並緊密結合時代性、脈絡性、變動性、跨域性、討論性。

基本功夫如同蛋糕雛型,但教學貴在妝點成有特色、有美感的藝術蛋糕。以下為建議:

  1. 努力實踐於「全閩南語」教室,擴及日常師生對話,不是只教課本語詞。
  2. 要有「語」有「文」,聽、說、讀、寫都應於各學習階段靈活運用。
  3. 全面沉浸生活,補一節課之不足,使習慣用閩南語。
  4. 融入生活及活動,如:食農教育、蔬果五七九。
  5. 討論新聞議題,導引思辦。如:手機危機、AI。
  6. 尋求資源協助,家長或社區參與,可讓語文回歸家庭社區。
  7. 盤點校園資源,促成校內對話,引進校外分享或指導,建立制度並成永續學習伙伴文化。
  8. 關照學生身心發展。如:低年級遊戲、唱跳、唸謠為主,中年級酌予分組討論,高年級和國中生應銜接社會,分組完成任務。
  9. 著重有意義的重覆與立即校正系統,不怕學生犯錯,指正可提供正確發音與語文內容。
  10. 導引閱讀課外文本、情境及媒體資源,提供學生同儕討論。如:情境及網路影音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