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雄市文府國小 莊婷媜老師
108課綱起跑了!對於在教育現場的老師們來說,不論是對108總綱還是自然科學領綱,相信都有一 定程度的了解,但是除了課程不斷的強調是素養導向的教學之外,試題呢?一向是考試領導教學的教育 現場,很多老師都在問,「素養」要如何評量?
每次參加新課綱研習時,最常聽見講師要大家論述,何謂「素養」?對筆者來說,「素養」這名詞對應於教學指標,一如「smart」對應於形容人,聰明、靈巧有智慧,所以,能將學生教得很有「素養」,代表是108課綱極致的展現。我們不僅教會學生九年一貫該有的學科能力,更讓學生在生活上學以致用,達到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以108課綱中的自然科學領綱中的核心素養來看,命題須能檢核學生是否達到下圖中的各項「學習表現」的指標,看命題的方式是否可以考出學生的「科學認知」、「探究能力」或是「科學的態度及本質」。
換句話說,應能對廣泛與跨領域、跨學科的主題有所認識,例如全球化、永續發展、環境與能源以及生物多樣性等議題,能運用所學,處理這些議題不同面向的問題上,並能了解這些議題的不同觀點或論述,理解後陳述。
但是正如大家所疑惑的,九年一貫中如何評量出學生「帶得走的能力」,那108課綱如何評量出學生的「素養」?具體做法呢?
筆者認為可以從PISA評比的命題來看科學素養導向的命題,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ISA」所給予的定義指出,科學文本下,分成「科學素養」與「閱讀素養」兩大項。而「科學素養」主要包含:評量及設計科學探究、解讀科學數據並舉證之以及解釋科學現象等三種能力,而影響科學素養能力表現的向度有生活情境、科學知識及學生態度等三項,我們從表格分析比較就很清楚的發現,不論是PISA還是科學素養導向的教學,這兩者均強調探究教學,從生活情境出發,且分向度都非常相似。
又從指標來比較,兩者相對應如下表,因此我們可以從PISA的命題來看科學素養導向的命題該如何著手,一窺科學素養導向命題的重點與方式。
108領綱內明白指出自然科學的基本理念,科學學習的內容必須考量當今科學知識快速成長,以及科學、科技與其他領域/科目相互滲透融合等事實。在課程教材的組織與選擇重視縱向的連貫與橫向的統整。
根據各學習階段學生的特質,選擇核心概念,再透過跨科概念與社會性科學議題,讓學生經由探究、專題製作等多元途徑獲得深度的學習,以培養科學素養。從上述中,可以分析108課綱科學素養導向命題的元素有:
因為以生活情境或是生活上遇到的問題為出發,在題目設計上會有一段敘述,即為「文本」,透過語文的閱讀理解,從文本中運用科學方法分析與應用,解決題目中提出的問題,就分析的結果進行論述。但可不是以生活情境為文本就是素養命題呵!其題目中必須提供學生可分析歸納的訊息,讓學生以科學探究方法進行分析才是重點。
高雄市 復興國小在99學年度即成立探究教學種子教師團隊,由中山大學 林煥祥教授指導,從事探究教學的內涵研究及探究試題的精鍊,為了增進學生對探究式教學的情境熟悉與探究能力精進,這群種子教師們更是設計網路作業,推廣於高雄市,讓學生從中年級開始的寒暑假便嘗試探究式試題的演練。
我們可以從今年探究網中的試題,來分析科學素養導向的命題與非科學素養導向命題的差異,以彈簧伸長量為例,國小自然課本中並沒有強調虎克定律,但是習作中或是課本裡均提供外力與彈簧伸長量成正比的斜線圖,讓學生在圖裡找對應的彈簧伸長量或是所掛的砝碼重,這屬於圖表理解,或是經由計算得知結果,我們來比較這題型經過科學素養命題轉換後的前後差異。
文章未完,全文請參見附檔
【附件】科學素養評量試題怎麼出題?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爆炸的新時代,所謂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育的新里程。而臺灣從民國108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在數學的教學與評量中,素養議題已成為不可或缺的重點。以下是本人參與2019年國際數學營核心素養教學活動,及編寫素養議題,所做出的寫作心得分享。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已自108學年度開始實施,目前國民小學第一學習階段(低年級),已經全面實施新課綱,緊接而來的,將迎向第二學習階段(中年級)的承繼與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