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北市 竹圍國小 黃湘玲老師
在一年級時,筆者花了很多時間建構班上學生的識字系統和策略,也就是─如何讓學生熟悉生字,懂得運用部件拆解與組合概念,遷移應用於其他生字。而識字之外,也導入了心智圖學習與建立閱讀習慣,如此,一年倏忽而過……。
一年級升二年級的暑期備課時,翻閱康軒國語二上課本,發現教材安排像是接續一年級課程,因此筆者把重點放在「生活經驗連結」作為暖身,而後強調字形、詞彙和「我會造句」的句型。
在國語二上第四課語文焦點「我會認字」出現了「青」字家族,透過課本,可以將識字學習和學生生活經驗自然的搭起橋梁。筆者的做法並不是直接套用「青」字詩,而是取其概念與策略,複習第三課的「女」字家族,大家一起動動腦,想一想如何把「女」字詞語串成迷你詩,全班學生邊討論邊大笑,每個人都對這個迷你寫作充滿熱忱,那是筆者第一次看到「識字花」開了。
接著從第五課水上木偶戲語文焦點「我會閱讀」的設計,結合課文,把文轉化為簡要句子,加入箭頭和插圖,讓事件順序變得一目了然。而「我會運用」練習則將情境改變為學生熟悉的「健康中心」場景,上起課來格外流暢。最重要的是,這個設計能直接應用在寫作和閱讀理解評量設計上。
很有意思的是,拉遠距離來看這幾課的「我會閱讀」,因為有了「順序性」(第五課水上木偶戲),就能探討「因果性」(第六課小鎮的柿餅節),進而帶出「預測」(第七課國王的新衣裳)。過去一年多推動閱讀,少的就是這一道工法,當學生學習了這三種閱讀策略後,他們終能領略更多的語文風景!一如第七課語文焦點「我會預測」──改編後的龜兔賽跑,帶出的價值澄清與兩難選擇,促使學生在第三單元「故事萬花筒」學習深度思考與批判:誰是真正聰明的人?聰明與年齡相關嗎?模仿就不聰明嗎?第二朵「思辨的花朵」正散發著迷人的香味。
在此同時,筆者以板書讓學習流程「文字化」,協助建構語文課的順序──讀標題、比較異同、掌握訊息、探討因果與思考答案的多樣性。例如討論二上第八課「聰明」的小熊課文內容,筆者給了一個問題,並請每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看法,並說明「為什麼」。
本文未完、請接續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