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當國語課遇到線上課

作者:新北市 頂埔國小 陳佳釧老師

嚴峻的疫情對教育造成嚴重的衝擊,2021年5月中政府突然宣布「停課不停學」,線上課儼然成為常態。當網路打破了時空限制、鬆綁了學習地點,我們應該思考教師的教學方式要如何調整,才能既兼具學科核心本質,又能運用科技,協助提升教學效能和學習成果。

以國語領域為例,語文教學應該同時具備人文性和工具性。人文性體現於文本中的思想情感、文化意涵或文學價值;工具性則著重語言文字的運用,即聽、說、讀、寫的能力。因此,當國語課變成線上國語課時,撇除硬體設備的問題,應該先從學科的教學本質、教育的核心價值出發,再聚焦如何運用不同的互動方式,讓線上課也具有實體課的溫度。

線上教學的準備,可以先從實體課的備課方式出發,再思考如何轉換成線上的操作方式,下面以康軒國語六下最後一課「祝賀你,孩子」為例,分享線上課的教學流程。國語課常見的教學流程大致可以分為:

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有其重要性,以下就每個環節之「備課的核心思考」和「線上課的操作」兩部分說明:

一、概覽課文

備課的核心思考

教師在帶領學生進入新的課文時,最重要的一定是希望能引發他們的學習動機,進入課文情境,因此筆者會搭配變換不同的方式。例如:預測標題、觀察課文圖片情境、做聆聽筆記、朗讀、課文排序等。每一種方法都有不同的效果,「聆聽筆記」可以讓學生學習專注和速記,「課文排序」可以讓學生思考文章的脈絡和結構。只要懂得根據文章特性,搭配適宜的方式,都可以引發學生的好奇,讓學生想要走入文本一探究竟。

線上課的實際操作

祝賀你,孩子這一課,筆者先讓學生進行預測,看到標題想一想,課文可能在寫什麼內容?這篇文章又是誰寫給誰?透過提問引發思考,先讓學生產生好奇,等學生討論完之後,再帶著他們朗讀課文,感受文本濃厚的抒情味。

二、字詞教學

備課的核心思考

字詞教學會隨著年段的不同而各有偏重,低年級主要是希望教會學生識字的方法,包括形音連結、部件辨識、組字規則等。中高年級則引導學生學會理解詞語的策略、擴展詞彙、由文推詞義等。但共同點就是希望學生不只會寫、會用,還要能學習字詞的共通原理、原則,打好學生語文的基礎能力,成為自主學習的基石。

長期以來,筆者都讓學生利用理解詞語的策略,例如:「部件、拆詞、熟字、上下文推詞義」的方式來解決陌生詞語,線上課依然如此,只是筆者會輪用不同的方式讓學生表達,包括:開麥克風搶答、在meet 訊息欄以1.2.3 或○╳回答、用jamboard 造詞等,透過形式的轉換,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有專注力和新鮮感。

三、讀懂內容

備課的核心思考

內容深究是希望讓學生讀懂文本的內容,掌握文本要傳達的意涵,通常會透過教師提問、學生討論的方式進行,讀出篇章的韻味和情意,並達到閱讀理解及學會閱讀策略的成效。課中,教師需交付學生更多學習任務,安排任務導向的設計,運用設計好的提問,有意識的將閱讀策略融入教學之中,並營造討論、思考、交流的環節,讓學生和文本有更深的連結。

教師可以參考教育部「閱讀理解策略成分與年級對照表」,漸進式的帶領學生學會各種閱讀策略。以課文大意為例,低年級應著重讓學生練習重述故事重點,中年級要教會學生以「刪除→歸納→主題句」的方式摘取大意,高年級則需運用文章結構寫大意,培養學生具備該年段的閱讀素養。

線上課的實際操作

閱讀理解的核心,是教師要知道學生的理解歷程。教師除了透過提問,在線上課時,因為教材可以透過螢幕更清楚呈現,所以把需要學生畫記的頁面在jamboard 設定成底圖,就能讓學生在頁面上便於畫記。在教學中,也可以利用kahoot 或其他irs 即時回饋軟體讓學生進行形成性評量。

四、讀出寫法

備課的核心思考

教材中的課文都承載著語文的工具性,這個環節是教師要引領學生讀出文章的寫法,也就是形式深究,包括文章的結構、修辭等。教師應帶著學生細細欣賞文本的美,並學習文本的獨特寫法。備課時若想發揮文本價值,除了關注單篇的獨特寫法外,也可以縱向的思考寫作的序列性階梯。以敘述的手法為例,低年級會教順敘,中年級會教倒敘,高年級則要教插敘,讓學生學會運用不同的敘述方式,就能避免單調的平鋪直敘,增加文章的生動性。

線上課的實際操作

「祝賀你,孩子」這篇文章有濃厚的抒情成分,除了透過朗讀讓學生感受情意之外,也需帶著學生學習抒情的表述方式。結合統整活動四教導抒情的方式,可以先請學生把課文中表達情感的句子畫下來,再讓學生透過比較閱讀,了解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差異,感受不同寫法如何影響文章的渲染力。等學生學會辨別了,請學生立刻習寫習作,討論檢討。不論學生答案對錯,在互動的過程中,教師都應多給學生回饋和鼓勵,才能增添學生學習的動力,最後上完課請學生拍照上傳,便能掌握學習情形。

五、統整活動

備課的核心思考

課程最後的收束是一個綜合運用的展現,希望學生可以利用從輸入的學習,到輸出的運用,因此可以安排一個統整性的活動,讓學生學以致用。綜合練習的內容以文本為出發,與生活經驗、時事或學校特色連結為佳,語用的表達形式可以多元化,舉凡讀寫結合、上臺發表、小書製作、寫信、海報、跨域結合的表演等,都可以展現學生的學習成果。

線上課的實際操作

這是學生在小學生涯的最後一課,所以除了希望他們能夠獲得父母、師長的祝福外,筆者更希望他們自己給自己深深的祝福。因此筆者利用「換言一新」的桌遊,先帶領學生覺察自己的性格特質,再換個角度思考這個特質同時也會帶來什麼好處?先透過提問啟發學生思考、覺察自己未來努力的方向,再寫下對自己的祝福和給自己的一封信,期許他們擁有行動的勇氣,踏出更堅定的步伐。繳交的方式可以運用google classroom 收作業,以word 文件檔交作文的好處就是便於修改,教師可以透過不同顏色的方式註記,讓學生更容易學習如何修潤文句。

線上課既然是時代的趨勢,筆者認為與其觀望、抗拒,不如思考如何運用科技的優勢,打造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我們可以利用科技的即時反饋,提升課堂的互動性,只要教師懂得善用不同的學習平臺,搭配適合的數位工具授課,就能讓線上課達到學習成效。筆者平時就習慣運用「學習吧」,利用平臺將所有的課程數化位,包含上課的ppt、補充的影片、文章、平時測驗等,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步調,自行預習或複習,讓學習個人化。

課後的評量方式也很多樣,許多平臺或出版社其實都做好了可以快速出題的網站,教師可以選擇自己慣用的出題方式,先透過立即回饋的測驗搭配雲端存取,留下學生學習的軌跡,再透過大數據分析,教師便能輕鬆掌握學生學習的困難點,並進一步幫助學生學習。

上好一堂線上的國語課雖非一蹴可幾,但亦非遙不可及,只要我們讓教學圍繞學習核心公轉,從實體課的教學模式出發,運用適合的平臺或軟體,轉換適合的互動方式,就能開啟雙向的交流,上一堂有溫度的線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