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素養導向教學試行-動力的傳送

作者:臺中市華龍國小 李順興老師

科技的日新月異,讓教學現場有著更多的可能與多元的教學互動。98年學校開始有了第一片電子白板,自此開始教學更加活潑。

利用行動載具與數位學習 激發學生的優勢潛能

▲學生將動物特徵寫在平板上

▲學生將動物特徵寫在平板上

不同的教學方式能夠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感受,早期93年從E化專科教室,有專屬投影機及投影布幕,在當時已經是資訊融入教學頗具規模的設備與教學環境,不一樣的教學工具,帶給學生的是不同的學習感受與體驗;95年開始有群組電腦,以6人為一組的合作學習,讓同儕影響同儕,讓學生互搭鷹架,協助學生自我學習。

科技的日新月異,讓教學現場有著更多的可能與多元的教學互動。98年學校開始有了第一片電子白板,自此開始教學更加活潑。筆者特地為電子白板設計了一份教材「植物的身體」,希望藉由教學情境的規畫與教材的製作,增加教學上與學生的互動,進而提升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也因為當時自編的電子白板教材,有趣的教材編製吸引學生的目光,真實的教學現場互動引起教師的共鳴。筆者身兼自然領域輔導團且為縣內(臺中縣時期)電子白板的推廣講師,同時也應其他縣市邀請承接了幾場縣外推廣,電子白板教學在當時更蔚為一股教育風潮。

103年華龍國小擁有臺中市唯一一間的智慧教室,智慧教室裡頭包含平板電腦、觸控電視、視訊設備等,讓華龍國小的數位學習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有了資源、設備,如何讓行動載具融入課程,是教學最關鍵的一步,於是筆者開始在自己的自然課程裡頭規畫教學情境、設計教材,讓原本制式化的課本與內容變得不一樣,藉由行動載具的使用,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習在校園時時看見、處處發生。

行動載具在教學上的應用

▲ 學生使用平板書寫交通工具的構造

▲ 學生使用平板書寫交通工具的構造

1. 康軒版四上交通工具與能源單元─陸上交通工具的構造

利用智慧教室的平板進行圖片搜尋、下載圖片,並以App 編輯,於圖片上書寫交通工具的構造,可以儲存成為個人的學習歷程檔案,它是一本學生記錄的學習檔案,也是教師在做動態評量時參考依據。在平板操作期間,學生對於步驟仍有諸多疑惑及不熟悉的地方,但教師只須指導一個人之後,他便是小組的小老師,可以影響其他成員,合作學習自此展開。在完成每個人的檔案後,接下來由教師與學生做互動,教師拋出情境問題與小組成員做探討。期間,先指定小組成員回答,其他夥伴可加以補充,情境問題在這樣的互動討論之後,可以歸納成小組的結論。這是教師引導之後,由小組獨立完成的情境問題,以學生當學習主體,教師只要在一旁引導,即可獲得最大的學習效果。

2. 康軒版四下昆蟲家族單元─認識昆蟲

其實智慧教室的用途很廣,就看教師如何應用,除了閱讀之外,也是一個教學相當好用的工具,是引起學生動機相當棒的因子,先決條件需要和學生達成課堂要求,要不然就像全壘打的棒球一樣,很難抓得回來。

首先由教師建置課程,請學生登入課程,以便有效監控學生動態。每位學生都有一隻專屬於自己的動物,請學生將自己分派到的動物在外觀上有何特徵寫下來。

學生認真觀察並書寫動物特徵,也透過相互觀摩及討論,認識自己及其他組員的動物。利用平板進行活化教學,對學生來說很新鮮、有趣。在學生完成之後,教師可以開啟每位學生的作品與班上所有學生討論並分享。從學生作品當中,可以初步了解學生對於每一種動物的認知,以便在後續教學當中掌握學生的先備經驗。接著,請各小組合作學習,利用搜尋引擎查找昆蟲的特徵,並記錄在組長的平板,再以郵件寄至教師信箱。最後讓學生練習分類昆蟲,利用教師課前建置的檔案,讓每位學生都有嘗試並練習的機會。

素養導向教學設計

隨著課綱的翻修,108 課綱下的自然科學領域強調的是學生的探究與實作,以及教師跨領域教學及生活情境的教學布置,於是筆者結合本校行動學習的校本願景及創客教育本質,規畫四節課的課程,以九年一貫能力指標為基底,開展108 課綱的素養導向教學。

第一節課先以教學情境布置,讓學生按照步驟循序漸進,再以提問方式讓學生表達他所看到、所感受到的。期間,學生的發表相當踴躍,也願意將自己的想法勇敢的表達出來,這是筆者最樂於見到的,「表達」是目前學生最欠缺的部分。

▲學生動手實作,學習解決問題。

▲學生動手實作,學習解決問題。

在進行動力傳送課程前,須先協助學生建構齒輪連接的先備知識,例如一個齒輪咬合一個齒輪、齒輪轉動方向、齒輪轉動圈數的關係。讓學生理解在兩個齒輪咬合、三個齒輪咬合、以鏈條連結兩個齒輪等不同情況下,齒輪會如何轉動,進而傳送動力。

當有了第一節課的基礎概念與先備知識後,筆者運用了本校的行動載具及智創社團的智高積木,拋出「該如何將紙張打洞?」的問題,讓學生動手實作並嘗試解決這個問題。

看著學生努力翻著說明書,找到相關的模組,再配合動力傳送的概念,試著修改既有的結構達到問題的解決,循著學習的策略與方法達到實踐力行的表現。結合領域課程內容,發展主題式探究活動,輔以創客動手實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目前學校能夠做的教學形式,以服膺108課綱理念,彰顯教育價值。

課堂學習除了可以應用素養導向教學設計與實施原則之外,結合智慧創客教育(KTAV模式,Knowledge / Technique/ Ability / Value)學習食譜,讓創客教育融入領域學習更加完整,其內容主要講求四創:

1. 研發「有創意」的學習食譜

2. 教導「能創造」的操作學習

3. 建構「再創新」的知能模組

4. 完成「做創客」的實物作品

▲ 智慧創客教育學習食譜

▲ 智慧創客教育學習食譜

素養導向教學設計與實施原則

掌握四項基本原則,以進行素養導向教學設計與實施:

˙ 整合知識、能力(包含技能)及態度:透過提問、討論等學習策略與方法,引導學生創造與省思,提供學生更多參與互動及力行實踐的機會。

˙ 重視情境與脈絡的學習:引導學生能主動在周遭人、事、物及環境的互動中觀察現象,尋求關係、解決問題,並關注如何將所學內容轉化為實踐性的知識,落實於生活中。

˙ 重視學習的歷程、方法及策略:培養學生能從觀察、實驗的歷程,學習探索證據、回應不同觀點,並能對問題、方法、資料或數據的可信性進行檢核,進而解釋因果關係或提出可能的問題解決方案。

˙ 強調實踐力行的表現:教學設計要能提供學習者活用與實踐所學的機會,並關注學習者的內化、學習遷移與長效影響。

創客教育在學校的操作內涵與原則

˙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學生自行規畫學習進度,自己當學習的主人。

˙ 培育學生創意聯想:鼓勵學生天馬行空的想法,讓想像成真。

˙ 涵育學生動手實作:激發學生親自體驗,動手操作的內在動機。

˙ 孕育學生團隊合作: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培養互助合作、團隊學習的能力。

˙ 厚植學生數位素養:搭配行動載具,養成學生運用科技輔具的動能。

˙ 蘊育學生跨域學習:整合習得知識、能力及態度, 運用在面對的問題上。

教學省思

▲ 創客教育課程進行情況

▲ 創客教育課程進行情況

108 課綱的素養,是為了培養學生遇到現在遭遇的問題及未來將面臨的挑戰時,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及態度,讓學生樂於學習、喜歡學習,進而成為一位終身學習者,而這個關鍵的引導者就是「教師」。世界變化太快,學校改變太慢,108 課綱提供一個檢視學校現況的機會,以迎合未來的趨勢,這不僅是契機,更是教育上的轉機。課綱的翻修只是為了讓我們的下一代具備足夠的素養,勇敢面臨挑戰,迎合世界的變化,這是身為教師肩上不可推卻的責任。

教育是很快樂的一件事,在快樂的同時也提醒自己,不要因為工作的安逸而忽略了積極求知的重要性,況且在資訊爆炸的今日,學生所能獲得及吸收的管道比起那時候的我們多太多,連知識內容的深度也比起以往的我們深太多,教師若只用以往的知識來面對現今教育,在未來恐怕會不敷學生所求。

「用以前的教學方法,來教育現在的學生,去適應未來的社會」,這句話是筆者在主任甄選時所讀到的一句話,不過卻也深深的影響自己。未來的教育,教師若是在教學生涯沒有持續的進修或是定期的學習,其實是一件相當可怕的事,因為自己一直在輸出(output)卻沒有相對的輸入(input),當能量持續的流失,沒有補充相對的能源,教師只有耗弱自己,這對教師本身甚至對學生來說,都是不公平的。

「教師必須精進,教育才能前進」,期許自己未來在華龍國小的日子裡,繼續發揮自己最大的能量,讓自己的這股熱情盡情展現,因為對於華龍國小以及「小華龍們」有一份義務與責任,這是身為教師的使命,自己樂意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