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臺北市麗湖國小 吳杏惠老師
108課綱與九貫課綱最大的不同,在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與人合作、溝通互動的共好精神,因此,新課綱不斷的宣導素養導向的教學,那麼,素養怎麼教?素養課程又應該怎麼設計?
歷經九貫課綱的教師們都有屬於自己的教學流程與班級經營方法,總希望用有效率的教學模組,灌輸給學生最多的知識內容,但若是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再多的知識內容都灌不進去。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別於以教師為主的「教」現在改為以學生為主的「學」要如何翻轉?學生學習的關鍵在於動機,學習動能也和教學現場的教學模式或學習氛圍息息相關。因為學⽣個別化,沒有⼀種教學⽅法是全體適用的,僅提供個人在教學現場學生回饋較為熱烈和學習投入的方法,從素養的層面,學習效果較佳,且能在生活中運用自如的方式,進行素養教學的初探分享。
▲教學循環圈
素養教學必須有生活情境,來加深、加廣並跳脫學生的認知層次,因此可以考慮融入跨領域或議題,跨領域教學設計可以參考UBD(Undersanding by design)架構,以終為始,我們想讓學生學到的內容主題是什麼去進行教學,例如透過昆蟲在環境中扮演的角色,來利用環境問題的覺知,引發學習昆蟲的動機,或者反之,利用學生對昆蟲的興趣,引學生對生態環境教育議題的關注。
(註1) 教師亦可將下列資源作為說故事的範本:
3. 三隻小蟲(公視影集)
(註2) 可參考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特別專輯/解開昆蟲密碼教師手冊第151~152頁
素養教學最重要的是要將學生的學習包進來,網路時代,知識知能唾手可得,學生要學會架構自己的知識,學會得知識的方法並加以活用,如何營造教室氛圍,讓學習的樂趣不斷的循環啟動,課程設計與教學活動環環相扣,更挑戰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問很重要,不管是學生或教師自己的提問,教師千萬別急著跳出來給答案,鼓勵學生去找答案、尋求解答、提出答案後與同學論證、分享更是知識型塑的過程中重要的⼀環,這⼀點教師千萬不要跳出來剝奪了學生的大腦架橋與得到成功經驗的機會,就如同現在實驗探究歷程中很強調給學生預測自己的實驗,在實驗動手做之前,在腦袋中預演⼀次模擬⼀次實驗歷程,並進⾏預測,就是在鍛鍊學⽣的判斷思考能⼒,最後完成實驗再進行驗證,這就是知識架構的歷程。素養教學,教師可扮演的角色應該是幕後導演或編劇,您想寫什麼樣的劇本讓學生盡情演出呢?
附錄:昆蟲生存戰桌遊108課綱與九貫課綱最大的不同,在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與人合作、溝通互動的共好精神,因此,新課綱不斷的宣導素養導向的教學,那麼,素養怎麼教?素養課程又應該怎麼設計?
十二年國教實施正式邁入第三年,今年的三年級,使用的正是熱騰騰、為108 課綱特地量身編製的新教材呢!教材是因應新思維而編,是為服膺新課綱而生。手握如此創新多元的新課本,是否有發現它們和原來課本的差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