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科普類說明文這樣讀~五上第十課海豚

作者:輔仁大學兼任講師 陳麗雲老師

本課是一篇科學散文,屬於事物類說明文,以「分分總」的方式介紹海豚的種類、成長、外型、特性與生存方式等知識,也點出海豚目前面對的生存危機,提醒我們要保護海洋,珍惜海洋資源。

疑點澄清:教什麼?

【國語】科普類說明文這樣讀

【國語】科普類說明文這樣讀

教這類科普知識的說明文時,教師教完語文課的主要本質內涵,接著想補充海豚的知識或延伸閱讀當然可以,但是如果將上課的重心放在介紹海豚,教學目標就會模糊偏頗,讓語文課成了自然課。

備課怎麼做

一、說明文的教學目標

(一)讀懂文本說了什麼。

(二) 文本用了哪些說明的方法(怎麼說),讀懂為什麼要說,掌握內容主旨(說明文的最高境界)。

二、以組塊教學進行課程

(一) 目標明確集中(字詞解碼、理解文意、讀出寫法)。

(二) 每個組塊可聚焦一個目標,開展多層次、立體式教學設計(時間可調整)。

(三)使教學設計從複雜到簡單。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讀懂動物類說明文的寫法,進而能夠書寫一篇動物類說明文。

二、教學過程

(一)KWL的學習(二人一組相互說)

(二) 讀文章,透過所學的閱讀策略梳理字詞,並理解說明文常用的總分句用法與目的。

(三) 先圈出文章中有「海豚」的句子,抓住重要詞句,然後圈出關鍵詞,理解文章從哪些面向介紹海豚。

(四) 透過圖像化的方式,理解第四段中最難讀懂的「回音定位系統」。教師提供關鍵詞語,配合圖像解說,理解「回音定位系統」的運作方式,並讓學生從中學習到閱讀的方法。

(五)總結:

1. 海豚一課的主要表達方法是什麼?(說明。

2. 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海豚?(海豚的種類、外型特徵、活動範圍、生育、生長方式、獨特的叫聲和面對的威脅。

(六) 學習取材與結構:分組繪製心智圖,理解文章從哪些面向介紹海豚。

三、寫作題目

本課可以進行兩種寫作練習,一種是文體或人稱的改寫,另一種則是說明文的仿寫。

例如:海豚一課介紹了海豚的種類、外型特徵、活動範圍、生育、生長方式,還有牠獨特的叫聲和面對的威脅。讀完本課後,你是否對海豚有更多的認識呢?

(一) 請以「海豚的自述」或「海豚的真情告白」為題目,寫一篇文章。可以參考課文中對海豚的說明與介紹,引用相關語句;但記得要以「第一人稱」(我)來寫。

(二) 寫一篇動物類說明文:選定一種動物,根據下列提示,蒐集有關的資料。

1.定義:

(1)你所選的動物屬於什麼類?

(2)牠們屬於瀕危物種嗎?

2.外型特徵:牠們的樣子如何?

3.活動範圍:牠們主要分布在哪裡?

4.生活習性:

(1)牠們喜歡吃什麼?

(2) 牠們喜歡做什麼?有什麼專長?

5.繁殖情形:

(1)什麼時候是牠們的繁殖期?

(2)牠們是胎生還是卵生?

(3)長大成年需要多少時間?

四、延伸閱讀

教師可補充相關文本,當作主題閱讀或群文學習,豐富學生的閱讀量。例如:可補充鯨這篇文章,並教導說明事物的方法,讓學生理解五年級的說明文,與三年級(新綱康軒國語三下第九課臺灣的山椒魚)、四年級(康軒國語四上第十課建築界的長頸鹿)的差異。

結語

以表達為本位,以閱讀為階梯,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課堂上多關注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語言內容」和「語言形式」的練習中,把握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的方法,進而習得有效的閱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