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臺中市何厝國小 黃文俊老師
12年國教課程總綱公布,接下來經過三年多的研修過程,閩南語文課綱正式公告,筆者分析在總綱三面、九項核心素養的規範下,大致有幾項特色.....
民國103年11月28日十二年國教課程總綱公布,接下來經過三年多的研修過程,107年3月2日閩南語文課綱正式公告,筆者分析在總綱三面、九項核心素養的規範下,大致有以下的特色:
一、重視語文學習的生活實踐:目前閩南語文在臺灣面臨逐漸沒落、世代斷層的危機,欲得到良好的學習成效,仍應依據語文學習的特性以及教育原理,在課程發展上重視語文學習的生活化與連貫性,兼顧養成學生本土語文的知識、技能與態度,並透過生活實踐的機會,落實本土語文的學習。
二、強調多元化的文本,結合學習策略與方法:十二年國教閩南語文課綱在學習內容上不但重視閩南語的語言特色,也重視多元化的教學素材,並結合學習策略、方法與科技資訊的運用,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自主能力。
再進一步比較十二年國教閩南語文課綱與九年一貫閩南語言課綱的內容,可分析列表如下(註1):
面對這一波課程革新的巨浪,如排山倒海的氣勢不斷湧上來,基層教師有的會擔心:會不會是換湯不換藥的教育名詞?換句話說,也有人老神在在:管他教育改革如何變?反正我始終以不變應萬變。然而,筆者在國小校園任教閩南語,也在各縣市擔任本土語言教學輔導的工作,近來有機會聽到許多實際在第一線教學的夥伴心聲,大致可分為幾方面:
一、能力導向和素養導向有什麼不同?教學方法真的會不一樣嗎?
二、學習重點的敘寫方式由能力指標轉變為學習表現、學習內容,在課程安排上有什麼差別?
三、最近許多相關的研習動不動就在分組討論、畫海報、貼便利貼,難道這就是所謂核心素養取向的教學設計嗎?
綜觀上述的疑問,基層教師最關心的不是能力導向和素養導向有什麼不同?而是此一變革會不會影響他們的實際教學?或是說這樣的改變,會不會增加他們的工作負擔?這其實也是歷次教育改革,基層教師的關注焦點。
依據教育部現行的規定,閩南語的教學人力除了通過教育部閩南語認證中高級以上的教師之外,不具教師身份的閩南語教學支援工作人員(以下簡稱教支人員)在多數縣市的教學現場,仍舊是教學主力。儘管教育部或縣市政府都會要求教支人員必須有一定時數的教學增能,或每隔幾年參與教支人員換證研習。但觀察實際的狀況,許多教支人員對閩南語的語言專業較有信心,對於未來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的教學模式,仍有較高的疑慮。針對這些擔心,筆者提出幾點淺見,就教於方家:
一、核心素養取向教學所重視的方向大致有整合知識、能力與態度;營造情境化、脈絡化的學習;重視學習的歷程、策略與方法;強調實踐力行的表現。這些特色並非十二年國教獨有,只是整合於核心素養取向而加以陳述,教育改革是站在以往的基礎上努力,並非要否定過去。
二、縣市輔導團可針對閩南語教學師資(含教支人員)開辦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取向教學設計工作坊,課程重點以核心素養教學的特色、課程設計的方式如何轉換、現有的教學優點如何保留並延續下去…等,一方面降低基層教學人員的疑慮,一方面要肯定其貢獻,讓他們成為教育改革的參與者。
三、教育部或縣市輔導團可針對閩南語文課綱的精神、課程設計的實作方法,辦理系統化的研習或工作坊,由具有基層任教經驗的輔導員引導、與教師(含教支人員)共同備課、觀課、議課,並進行討論、修正,減少閩南語文課綱與教學現場的落差。
四、教育部或縣市輔導團可針對自編教材、現有文本進行課程設計的轉換等方向,辦理系統化的研習或工作坊,協助基層教師(含教支人員)適應核心素養取向的教學思考與實作。
五、國家教育研究院可針對教科書審查與相關業者進行溝通或進行說明,讓未來的閩南語文教科書編輯更能符合核心素養的教學取向。
教育改革不可能完全不增加基層教師的負擔,重點在於如何讓基層教師(含教支人員)能夠認同改革的正當性與必要性,更重要的是肯定其以往的貢獻,並讓其加入改革的行列。閩南語的教學在九年一貫課綱才正式列入體制化教學,經歷十餘年的變化,教支人員仍是教學現場的主流,有其實務上的因素。
因此,未來不管是教育部、地方教育局處、輔導團或教科書編輯或審查單位,均應考量閩南語文教學現場生態,設計符合教師(含教支人員)需求的研習或工作坊,以提昇教學思考、設計、實作為主的方向,而非以文本為主的教案撰寫,才能夠吸引教師們(含教支人員),樂於投入教育改革的行列。
註1:引自教育部國教署中央輔導團閩南語文課綱宣講公播版簡報資料。
在帶領學習單時,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如何結合課本與遊戲本身,讓學生透過遊戲可以與課本對話,許多有趣的創意與新奇的發現都會在這時候出現,教學最有趣的地方莫過於此,可以看到許多學生們不同的發現。
在一年級時,筆者花了很多時間建構班上學生的識字系統和策略,也就是─如何讓學生熟悉生字,懂得運用部件拆解與組合概念,遷移應用於其他生字。而識字之外,也導入了心智圖學習與建立閱讀習慣,如此,一年倏忽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