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即將於108 學年正式實施,現場老師對於素養導向教學或多或少已涉獵, 甚至頗為知悉。素養導向教學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習者的動機、熱情,不僅培養學生獲得 知識的探究能力,及多元學習方法,更關注學習能與學生生活經驗連結,期能引導學生將所學應 用,透過省思、實踐等,最終目標在於培養能夠自主學習、並終身學習的學生。
More自從103年十二年國教總綱公告,如一顆巨石投進水中激起無數浪花,無數人熱情沸騰,各 式議題遍地開花,其中,最多人關注的就是「素養」這個十二年國教課程的終極目標。素養是什 麼?素養教材怎麼編?素養導向課程怎麼教?
More閩南語素養導向教學實務分享~當老師很幸福,可創造孩子的幸福,培養他們為社會造福。當閩南語老師更幸福,因為扛起重擔救語言,像蜜蜂傳播語言、文化、文學的花粉,結出本土自信與國際欣賞的果。
More108課綱起跑了!對於在教育現場的老師們來說,不論是對108總綱還是自然科學領綱,相信都有一 定程度的了解,但是除了課程不斷的強調是素養導向的教學之外,試題呢?一向是考試領導教學的教育 現場,很多老師都在問,「素養」要如何評量?
More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爆炸的新時代,所謂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育的新里程。而臺灣從民國108年起,實施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在數學的教學與評量中,素養議題已成為不可或缺的重點。以下是本人參與2019年國際數學營核心素養教學活動,及編寫素養議題,所做出的寫作心得分享。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揭示培養自主學習、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理念,同時規範校長及教師必須在學期中進行公開課活動,透過素養導向的教學原則(包含整合知識、技能與態度;脈絡化的情境學習;學習歷程、方法及策略;及實踐力行的表現),達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解決未來生活問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