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劇烈變遷的未來世界,臺灣新課綱 也積極與世界同步,發展素養的教與學。
素養是發展來的,不是直接灌輸形成的,因此在生活課程教與學的歷程中,教師是引導者與協助者......
以下將此素養導向教學模式的五大要素,透過基隆市 吳玲琲老師所設計的二年級「歡喜來做伙」主題,加以說明。
12年國教課程總綱公布,接下來經過三年多的研修過程,閩南語文課綱正式公告,筆者分析在總綱三面、九項核心素養的規範下,大致有幾項特色.....
自從103年十二年國教總綱公告,如一顆巨石投進水中激起無數浪花,無數人熱情沸騰,各 式議題遍地開花,其中,最多人關注的就是「素養」這個十二年國教課程的終極目標。素養是什 麼?素養教材怎麼編?素養導向課程怎麼教?
當教科書環節做好準備,相信必能讓新課綱的推動更順利!讓我們喜迎108新課綱的到來,打造自主 學習,自造未來的終身學習者。
第一次拿到康軒版新課綱國語一上課本和習作時,大部分老師可能會很訝異:「沒有認讀字?」、「習作第一大題不是寫國字注音題?」這些教材的改變可能與以往的教學習慣不同,似乎需要一段時間適應。但筆者使用不久,就深深被這樣的改變吸引。使用一年後,這改變帶來的驚喜,遠遠超乎筆者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