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劇烈變遷的未來世界,臺灣新課綱 也積極與世界同步,發展素養的教與學。
素養是發展來的,不是直接灌輸形成的,因此在生活課程教與學的歷程中,教師是引導者與協助者......
以下將此素養導向教學模式的五大要素,透過基隆市 吳玲琲老師所設計的二年級「歡喜來做伙」主題,加以說明。
12年國教課程總綱公布,接下來經過三年多的研修過程,閩南語文課綱正式公告,筆者分析在總綱三面、九項核心素養的規範下,大致有幾項特色.....
還有,怎樣能讓自己都覺得難的詩詞,可以教得有趣、教得有自信,並且兼具語文的工具性及文學性?面對這麼多的問題,有時師者可能無力、掙扎的問:一定要教嗎?
十二年國教國語文新課綱公告後,康軒國語編輯團隊,即著手解析課綱「學習表現」及「學習內容」之條文內容,建置系統性的編輯架構,以期培養新世代學子的語文素養。
在帶領學習單時,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如何結合課本與遊戲本身,讓學生透過遊戲可以與課本對話,許多有趣的創意與新奇的發現都會在這時候出現,教學最有趣的地方莫過於此,可以看到許多學生們不同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