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把環境教育列為重要議題。教育部、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近日簽訂合作意向書,共同研發「校園氣象」App、氣象環境知識網,作為學校教學素材使用,把氣象知識融入孩子的日常學習中。全球暖化持續發威,有愈來愈多學校重視孩子的環境意識,落實減塑生活。日前國內各地師生也響應在國際環保行動「未來星期五」,發起校內講座,呼籲大人們對於氣候變遷採取行動。
...出處:聯合報2019.07.08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把環境教育列為重要議題。教育部、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近日簽訂合作意向書,共同研發「校園氣象」App、氣象環境知識網,作為學校教學素材使用,把氣象知識融入孩子的日常學習中。全球暖化持續發威,有愈來愈多學校重視孩子的環境意識,落實減塑生活。日前國內各地師生也響應在國際環保行動「未來星期五」,發起校內講座,呼籲大人們對於氣候變遷採取行動。
出處:台視新聞2019.06.30
12年國教新課綱,9月即將上路,就有民眾發現低年級生活課本,五線譜不見了,改用圖形譜取代,教育部解釋新課綱強調透過生活體驗,來感知聲音特性,因此建議用圖譜呈現音符高低,五線譜等到三年級,才放進教材,不過不少有音樂基礎的小朋友都反應,改成圖形譜反而看不懂。
出處:聯合報2019.06.29
教育部日前宣布108學年起新住民語言列為國小選修,部分民眾質疑排擠國語、英文的教學時間,也會增加小學一年級學生負擔。教育部今表示,新住民語只是多一種選修的選擇,不會增加負擔,也不會影響國語及英文學習時數。
出處:中國時報2019.06.26
隨著社會進步發展,許多過去被忽視或刻意迴避的教育議題,慢慢受到重視,甚至在觀念產生大幅的變化。例如傳統的性別教育,談的多是兩性在生理和心理特質的差異,往往帶有許多文化偏見和刻板印象。近年來政府推動的是性別平等教育,還制定了「性別平等教育法」,開宗明義「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而制定該法。
年級 | 領域 | 國審字號 | 作者 |
---|---|---|---|
國小6上 | 數學 | 國審字第113025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6上 | 綜合活動 | 國審字第113009號 | 瞿德淵等 |
國小6上 | 社會 | 國審字第113030號 | 吳明勇等 |
國小6上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13004號 | 陳明德等 |
國小6上 | 藝術 | 國審字第113005號 | 熊曉鴻等 |
國小6上 | 自然 | 國審字第113032號 | 王美芬等 |
國小6上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13024號 | 楊裕貿等 |
國小6上 | 英語 | 國審字第113013號 | 張湘君等 |
國小6上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131400995號函 | - |
國小6上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131401187號函 | - |
國小5上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12008號 | 林于弘等 |
國小5下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12018號 | 林于弘等 |
國小5上 | 數學 | 國審字第112014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5下 | 數學 | 國審字第112040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5上 | 自然 | 國審字第112030號 | 王美芬等 |
國小5下 | 自然 | 國審字第112038號 | 王美芬等 |
國小5下 | 社會 | 國審字第112045號 | 吳明勇等 |
國小5上 | 社會 | 國審字第112033號 | 吳明勇等 |
國小5上 | 英語 | 國審字第112024號 | 張湘君等 |
國小5下 | 英語 | 國審字第112025號 | 張湘君等 |
國小5上 | 綜合活動 | 國審字第112019號 | 瞿德淵等 |
國小5下 | 綜合活動 | 國審字第112020號 | 瞿德淵等 |
國小5上 | 藝術 | 國審字第112005號 | 熊曉鴻等 |
國小5下 | 藝術 | 國審字第112006號 | 孫成傑等 |
國小5上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12003號 | 陳明德等 |
國小5下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12010號 | 陳明德等 |
國小5上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121400961號 | - |
國小5下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121400963號 | - |
國小5上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121400629號 | - |
國小5下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121400630號 | - |
國小4上 | 藝術 | 國審字第111003號 | 熊曉鴻等 |
國小4下 | 藝術 | 國審字第111004號 | 孫成傑等 |
國小4上 | 英語 | 國審字第111005號 | 張湘君等 |
國小4下 | 英語 | 國審字第111010號 | 張湘君等 |
國小4上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11007號 | 林于弘等 |
國小4下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11016號 | 林于弘等 |
國小4上 | 數學 | 國審字第111018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4下 | 數學 | 國審字第111041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4上 | 社會 | 國審字第111028號 | 高新建等 |
國小4下 | 社會 | 國審字第111031號 | 高新建等 |
國小4上 | 自然 | 國審字第111030號 | 王美芬等 |
國小4下 | 自然 | 國審字第111049號 | 王美芬等 |
國小4上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11008號 | 陳明德等 |
國小4下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11012號 | 陳明德等 |
國小4上 | 綜合活動 | 國審字第111027號 | 瞿德淵等 |
國小4下 | 綜合活動 | 國審字第111036號 | 瞿德淵等 |
國小4上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111400298號 | - |
國小4下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111400299號 | - |
國小4上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111400187號 | - |
國小4下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111400188號 | - |
國小3上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10005號 | 林于弘等 |
國小3下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10010號 | 林于弘等 |
國小3上 | 數學 | 國審字第110014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3下 | 數學 | 國審字第110052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3上 | 社會 | 國審字第110011號 | 高新建等 |
國小3下 | 社會 | 國審字第110028號 | 高新建等 |
國小3上 | 自然 | 國審字第110037號 | 王美芬等 |
國小3下 | 自然 | 國審字第110070號 | 王美芬等 |
國小3上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10007號 | 陳明德等 |
國小3下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10041號 | 陳明德等 |
國小3上 | 藝術 | 國審字第110001號 | 熊曉鴻等 |
國小3下 | 藝術 | 國審字第110003號 | 孫成傑等 |
國小3上 | 英語 | 國審字第110020號 | 張秀穗等 |
國小3下 | 英語 | 國審字第110021號 | 張秀穗等 |
國小3上 | 綜合活動 | 國審字第110033號 | 瞿德淵等 |
國小3下 | 綜合活動 | 國審字第110047號 | 瞿德淵等 |
國小3上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101400270號函 | - |
國小3下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101400272號函 | - |
國小3上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101400582號函 | - |
國小3下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101400461號函 | - |
國小2上 | 數學 | 國審字第109003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2下 | 數學 | 國審字第109045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2上 | 生活 | 國審字第109014號 | 周淑卿等 |
國小2下 | 生活 | 國審字第109056號 | 周淑卿等 |
國小2上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09026號 | 蔡葉榮等 |
國小2下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09073號 | 陳明德等 |
國小2上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091400254號函 | - |
國小2下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091401454號函 | - |
國小2上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091400188號函 | - |
國小2下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091401503號函 | - |
國小2上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09002號 | 林于弘等 |
國小2下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09046號 | 林于弘等 |
國小1上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08002號(含首冊) | 林于弘等 |
國小1下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08053號 | 林于弘等 |
國小1上 | 數學 | 國審字第108005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1下 | 數學 | 國審字第108043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1上 | 生活 | 國審字第108009號 | 周淑卿等 |
國小1下 | 生活 | 國審字第108064號 | 周淑卿等 |
國小1上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08018號 | 郭鐘隆等 |
國小1下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08071號 | 蔡葉榮等 |
國小1上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081400541號函 | - |
國小1下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081402015號函 | - |
國小1上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081400328號函 | - |
國小1下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081401976號函 | - |
更多執照訊息,請參見康軒集團網站
在設計探究教案時,第⼀個遇到的問題就是題材該從哪裡來,其實課本內的實驗,再配合康軒版課本內所引導的探究歷程,就是⼀個很不錯的探究教學設計。
以朝向自主學習的方式,透過「教師導學」→「組內共學」→「組間互學」 →「學生自學」等方式規畫,讓學生透過更多討論與後設監控,逐漸掌握自己學習,以增進問題 解決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