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以來的教育改革開始推動學校本位課程設計,然而教育行政主管機關一直把這個重要工作停留在政策面的引導,未曾落實於學校現場的制度變革,造成學校本位課程設計工作淪為一種分外工作或志願服務,而非正式的專業職責。《108課綱》將更多的課程設計空間釋放給學校,導致相關問題更加凸顯出來。要讓十二年國教的目標能夠實現,學校本位課程設計與實施的品質是一大關鍵,因此,提供制度面支持讓適任教師專責課程設計應是當務之急。
...出處:風傳媒2020.03.02
1990年代以來的教育改革開始推動學校本位課程設計,然而教育行政主管機關一直把這個重要工作停留在政策面的引導,未曾落實於學校現場的制度變革,造成學校本位課程設計工作淪為一種分外工作或志願服務,而非正式的專業職責。《108課綱》將更多的課程設計空間釋放給學校,導致相關問題更加凸顯出來。要讓十二年國教的目標能夠實現,學校本位課程設計與實施的品質是一大關鍵,因此,提供制度面支持讓適任教師專責課程設...
出處:親子天下2020.02.17
自從素養考題這個名詞出現之後,很多家長不但不歡迎,反而叫苦連天,最明顯的是國小社會科,以往「背多分」型的考題減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字數多、感覺像課外又開放式的考題,孩子一個不小心就會失分,甚至可能不及格......,到底什麼是素養考題,國小生又該如何克服社會科障礙?。()
出處:聯合報2020.01.15
因應108新課綱,台師大心測中心日前發了一篇新聞稿,針對111年教育會考的計分方式、題型以及試題設計方向做說明,讓老師跟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因應和準備,並發布了參考試題本,筆者大概瀏覽了一下,針對數學科的部分,今年的國一新生該如何準備,幾點意見供參。
出處:聯合報2020.01.12
108課綱持續推動,教師團體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家長團體國教行動聯盟都表示,「老師還沒準備好」是課綱面臨的最大挑戰。他們建議新政府通盤擴充師資,而不是只給鐘點費,同時也要檢討新課綱能否促進適性學習,並向大眾溝通「素養」的意涵。
年級 | 領域 | 國審字號 | 作者 |
---|---|---|---|
國小6上 | 數學 | 國審字第113025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6上 | 綜合活動 | 國審字第113009號 | 瞿德淵等 |
國小6上 | 社會 | 國審字第113030號 | 吳明勇等 |
國小6上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13004號 | 陳明德等 |
國小6上 | 藝術 | 國審字第113005號 | 熊曉鴻等 |
國小6上 | 自然 | 國審字第113032號 | 王美芬等 |
國小6上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13024號 | 楊裕貿等 |
國小6上 | 英語 | 國審字第113013號 | 張湘君等 |
國小6上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131400995號函 | - |
國小6上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131401187號函 | - |
國小5上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12008號 | 林于弘等 |
國小5下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12018號 | 林于弘等 |
國小5上 | 數學 | 國審字第112014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5下 | 數學 | 國審字第112040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5上 | 自然 | 國審字第112030號 | 王美芬等 |
國小5下 | 自然 | 國審字第112038號 | 王美芬等 |
國小5下 | 社會 | 國審字第112045號 | 吳明勇等 |
國小5上 | 社會 | 國審字第112033號 | 吳明勇等 |
國小5上 | 英語 | 國審字第112024號 | 張湘君等 |
國小5下 | 英語 | 國審字第112025號 | 張湘君等 |
國小5上 | 綜合活動 | 國審字第112019號 | 瞿德淵等 |
國小5下 | 綜合活動 | 國審字第112020號 | 瞿德淵等 |
國小5上 | 藝術 | 國審字第112005號 | 熊曉鴻等 |
國小5下 | 藝術 | 國審字第112006號 | 孫成傑等 |
國小5上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12003號 | 陳明德等 |
國小5下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12010號 | 陳明德等 |
國小5上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121400961號 | - |
國小5下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121400963號 | - |
國小5上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121400629號 | - |
國小5下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121400630號 | - |
國小4上 | 藝術 | 國審字第111003號 | 熊曉鴻等 |
國小4下 | 藝術 | 國審字第111004號 | 孫成傑等 |
國小4上 | 英語 | 國審字第111005號 | 張湘君等 |
國小4下 | 英語 | 國審字第111010號 | 張湘君等 |
國小4上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11007號 | 林于弘等 |
國小4下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11016號 | 林于弘等 |
國小4上 | 數學 | 國審字第111018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4下 | 數學 | 國審字第111041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4上 | 社會 | 國審字第111028號 | 高新建等 |
國小4下 | 社會 | 國審字第111031號 | 高新建等 |
國小4上 | 自然 | 國審字第111030號 | 王美芬等 |
國小4下 | 自然 | 國審字第111049號 | 王美芬等 |
國小4上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11008號 | 陳明德等 |
國小4下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11012號 | 陳明德等 |
國小4上 | 綜合活動 | 國審字第111027號 | 瞿德淵等 |
國小4下 | 綜合活動 | 國審字第111036號 | 瞿德淵等 |
國小4上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111400298號 | - |
國小4下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111400299號 | - |
國小4上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111400187號 | - |
國小4下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111400188號 | - |
國小3上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10005號 | 林于弘等 |
國小3下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10010號 | 林于弘等 |
國小3上 | 數學 | 國審字第110014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3下 | 數學 | 國審字第110052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3上 | 社會 | 國審字第110011號 | 高新建等 |
國小3下 | 社會 | 國審字第110028號 | 高新建等 |
國小3上 | 自然 | 國審字第110037號 | 王美芬等 |
國小3下 | 自然 | 國審字第110070號 | 王美芬等 |
國小3上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10007號 | 陳明德等 |
國小3下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10041號 | 陳明德等 |
國小3上 | 藝術 | 國審字第110001號 | 熊曉鴻等 |
國小3下 | 藝術 | 國審字第110003號 | 孫成傑等 |
國小3上 | 英語 | 國審字第110020號 | 張秀穗等 |
國小3下 | 英語 | 國審字第110021號 | 張秀穗等 |
國小3上 | 綜合活動 | 國審字第110033號 | 瞿德淵等 |
國小3下 | 綜合活動 | 國審字第110047號 | 瞿德淵等 |
國小3上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101400270號函 | - |
國小3下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101400272號函 | - |
國小3上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101400582號函 | - |
國小3下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101400461號函 | - |
國小2上 | 數學 | 國審字第109003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2下 | 數學 | 國審字第109045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2上 | 生活 | 國審字第109014號 | 周淑卿等 |
國小2下 | 生活 | 國審字第109056號 | 周淑卿等 |
國小2上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09026號 | 蔡葉榮等 |
國小2下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09073號 | 陳明德等 |
國小2上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091400254號函 | - |
國小2下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091401454號函 | - |
國小2上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091400188號函 | - |
國小2下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091401503號函 | - |
國小2上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09002號 | 林于弘等 |
國小2下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09046號 | 林于弘等 |
國小1上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08002號(含首冊) | 林于弘等 |
國小1下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08053號 | 林于弘等 |
國小1上 | 數學 | 國審字第108005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1下 | 數學 | 國審字第108043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1上 | 生活 | 國審字第108009號 | 周淑卿等 |
國小1下 | 生活 | 國審字第108064號 | 周淑卿等 |
國小1上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08018號 | 郭鐘隆等 |
國小1下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08071號 | 蔡葉榮等 |
國小1上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081400541號函 | - |
國小1下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081402015號函 | - |
國小1上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081400328號函 | - |
國小1下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081401976號函 | - |
更多執照訊息,請參見康軒集團網站
這幾年來,已有教師相當認真察覺學生學習情形,也已經 投入心力瞭解學生學習困難之原因,然而,在學生學習行為、 原因推論以及提出策略上,似乎較少或無法連結思考。
國小學生未具謀生能力,無法確切體會工作的辛苦與生活壓力,所以對現實生活當中的金錢, 容易將其視為一張紙、一個無生命的它者。因此,當學生在學習相關課程內容時,對於教科書所 欲傳達的概念較無法有效理解,此時,就需要老師的教學引導,幫助學生理解理財課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