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細胞團隊推動的教科書再造計劃,找來資訊設計團隊「圖文不符」設計社會課本,改造後的課本更貼近學生生活,也刺激學生多思考、多與課本互動。
...出處:親子天下2020.07.16
美感細胞團隊推動的教科書再造計劃,找來資訊設計團隊「圖文不符」設計社會課本,改造後的課本更貼近學生生活,也刺激學生多思考、多與課本互動。
出處:聯合報2020.07.14
「素養」是一○八課綱的核心精神,卻是各校現在最頭痛的問題。教育部坦言,素養導向教學需要好的執行力,關鍵在於老師對素養的理解和認知,「否則只是空中樓閣,看得到卻住不到」。教育部將持續辦理研習,提供國教院研發的教材教學模組、課程手冊,協助教師持續推動新課綱。
出處:聯合報2020.07.14
曾任宜蘭縣教育處長、台北市中正高中校長的簡菲莉,是108課剛從研發到實施的重要參與者,從宜蘭縣教育處退休後,積極在各地協力各級學校校長。「教育部給了教師很多支持,但校長的支持很少」,簡菲莉說,校長角色很關鍵,校長需要成為課綱改革的點火與保溫者,支持學校教師、扮演教師與家長間的橋樑。
出處:聯合報2020.07.14
一○八課綱上路一年,教學現場面臨師資、素養教學、升學壓力等困境,許多學校都擔憂新課綱會像當年的九年一貫,實施後因教學現場心力交瘁、社會升學價值觀難改變,最後退回原點。
| 年級 | 領域 | 國審字號 | 作者 |
|---|---|---|---|
| 國小6上 | 數學 | 國審字第113025號 | 楊瑞智等 |
| 國小6上 | 綜合活動 | 國審字第113009號 | 瞿德淵等 |
| 國小6上 | 社會 | 國審字第113030號 | 吳明勇等 |
| 國小6上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13004號 | 陳明德等 |
| 國小6上 | 藝術 | 國審字第113005號 | 熊曉鴻等 |
| 國小6上 | 自然 | 國審字第113032號 | 王美芬等 |
| 國小6上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13024號 | 楊裕貿等 |
| 國小6上 | 英語 | 國審字第113013號 | 張湘君等 |
| 國小6上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131400995號函 | - |
| 國小6上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131401187號函 | - |
| 國小5上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12008號 | 林于弘等 |
| 國小5下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12018號 | 林于弘等 |
| 國小5上 | 數學 | 國審字第112014號 | 楊瑞智等 |
| 國小5下 | 數學 | 國審字第112040號 | 楊瑞智等 |
| 國小5上 | 自然 | 國審字第112030號 | 王美芬等 |
| 國小5下 | 自然 | 國審字第112038號 | 王美芬等 |
| 國小5下 | 社會 | 國審字第112045號 | 吳明勇等 |
| 國小5上 | 社會 | 國審字第112033號 | 吳明勇等 |
| 國小5上 | 英語 | 國審字第112024號 | 張湘君等 |
| 國小5下 | 英語 | 國審字第112025號 | 張湘君等 |
| 國小5上 | 綜合活動 | 國審字第112019號 | 瞿德淵等 |
| 國小5下 | 綜合活動 | 國審字第112020號 | 瞿德淵等 |
| 國小5上 | 藝術 | 國審字第112005號 | 熊曉鴻等 |
| 國小5下 | 藝術 | 國審字第112006號 | 孫成傑等 |
| 國小5上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12003號 | 陳明德等 |
| 國小5下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12010號 | 陳明德等 |
| 國小5上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121400961號 | - |
| 國小5下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121400963號 | - |
| 國小5上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121400629號 | - |
| 國小5下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121400630號 | - |
| 國小4上 | 藝術 | 國審字第111003號 | 熊曉鴻等 |
| 國小4下 | 藝術 | 國審字第111004號 | 孫成傑等 |
| 國小4上 | 英語 | 國審字第111005號 | 張湘君等 |
| 國小4下 | 英語 | 國審字第111010號 | 張湘君等 |
| 國小4上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11007號 | 林于弘等 |
| 國小4下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11016號 | 林于弘等 |
| 國小4上 | 數學 | 國審字第111018號 | 楊瑞智等 |
| 國小4下 | 數學 | 國審字第111041號 | 楊瑞智等 |
| 國小4上 | 社會 | 國審字第111028號 | 高新建等 |
| 國小4下 | 社會 | 國審字第111031號 | 高新建等 |
| 國小4上 | 自然 | 國審字第111030號 | 王美芬等 |
| 國小4下 | 自然 | 國審字第111049號 | 王美芬等 |
| 國小4上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11008號 | 陳明德等 |
| 國小4下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11012號 | 陳明德等 |
| 國小4上 | 綜合活動 | 國審字第111027號 | 瞿德淵等 |
| 國小4下 | 綜合活動 | 國審字第111036號 | 瞿德淵等 |
| 國小4上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111400298號 | - |
| 國小4下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111400299號 | - |
| 國小4上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111400187號 | - |
| 國小4下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111400188號 | - |
| 國小3上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10005號 | 林于弘等 |
| 國小3下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10010號 | 林于弘等 |
| 國小3上 | 數學 | 國審字第110014號 | 楊瑞智等 |
| 國小3下 | 數學 | 國審字第110052號 | 楊瑞智等 |
| 國小3上 | 社會 | 國審字第110011號 | 高新建等 |
| 國小3下 | 社會 | 國審字第110028號 | 高新建等 |
| 國小3上 | 自然 | 國審字第110037號 | 王美芬等 |
| 國小3下 | 自然 | 國審字第110070號 | 王美芬等 |
| 國小3上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10007號 | 陳明德等 |
| 國小3下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10041號 | 陳明德等 |
| 國小3上 | 藝術 | 國審字第110001號 | 熊曉鴻等 |
| 國小3下 | 藝術 | 國審字第110003號 | 孫成傑等 |
| 國小3上 | 英語 | 國審字第110020號 | 張秀穗等 |
| 國小3下 | 英語 | 國審字第110021號 | 張秀穗等 |
| 國小3上 | 綜合活動 | 國審字第110033號 | 瞿德淵等 |
| 國小3下 | 綜合活動 | 國審字第110047號 | 瞿德淵等 |
| 國小3上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101400270號函 | - |
| 國小3下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101400272號函 | - |
| 國小3上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101400582號函 | - |
| 國小3下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101400461號函 | - |
| 國小2上 | 數學 | 國審字第109003號 | 楊瑞智等 |
| 國小2下 | 數學 | 國審字第109045號 | 楊瑞智等 |
| 國小2上 | 生活 | 國審字第109014號 | 周淑卿等 |
| 國小2下 | 生活 | 國審字第109056號 | 周淑卿等 |
| 國小2上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09026號 | 蔡葉榮等 |
| 國小2下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09073號 | 陳明德等 |
| 國小2上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091400254號函 | - |
| 國小2下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091401454號函 | - |
| 國小2上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091400188號函 | - |
| 國小2下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091401503號函 | - |
| 國小2上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09002號 | 林于弘等 |
| 國小2下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09046號 | 林于弘等 |
| 國小1上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08002號(含首冊) | 林于弘等 |
| 國小1下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08053號 | 林于弘等 |
| 國小1上 | 數學 | 國審字第108005號 | 楊瑞智等 |
| 國小1下 | 數學 | 國審字第108043號 | 楊瑞智等 |
| 國小1上 | 生活 | 國審字第108009號 | 周淑卿等 |
| 國小1下 | 生活 | 國審字第108064號 | 周淑卿等 |
| 國小1上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08018號 | 郭鐘隆等 |
| 國小1下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08071號 | 蔡葉榮等 |
| 國小1上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081400541號函 | - |
| 國小1下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081402015號函 | - |
| 國小1上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081400328號函 | - |
| 國小1下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081401976號函 | - |
更多執照訊息,請參見康軒集團網站
107年9月,行政院拋出「雙語國家」議題,並於同年12月通過《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從此以後,台灣各界紛紛點燃這把熊熊篝火,教育界尤甚。其中,最主要支持這項政策的潛藏論點,莫過於培養學生國際觀及提升國家能見度。但是,有多少人對這項政策抱持觀望的態度?
「網際網路問世,以25 年的時間,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型態。人工智慧時代,AI 也將在下一個25 年取代許多職業。年輕人要養成終生學習的好習慣,同時也要培養好奇心,二者並重。」—台積電創辦人 張忠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