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沒有像台灣這樣審教科書的!」台灣教科書的審查制度是「審到最後一定會過」,也因此造成有出版社抱持「糊弄」(敷衍、將就)心態,錯字一堆、文句不順,有如把審查委員當校對員,連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研究中心主任楊國揚談起,都只能搖頭嘆息。
...出處:聯合報2020.03.23
「世界各國沒有像台灣這樣審教科書的!」台灣教科書的審查制度是「審到最後一定會過」,也因此造成有出版社抱持「糊弄」(敷衍、將就)心態,錯字一堆、文句不順,有如把審查委員當校對員,連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研究中心主任楊國揚談起,都只能搖頭嘆息。
出處:聯合報2020.03.23
去年8月倉促上路的12年國教新課綱,從課綱到完成編書一波三折。本報獨家掌握,「科技」、「社會」和「健康與體育」等三科最讓出版社「頭痛」。這三科的國中第三冊(109學年度)教科書,三大出版社幾乎都因違反課綱規範被要求「重編」(不通過);其中南一出版社的「科技」第二冊(本學期用書)更四次重編,目前還在續審中,導致有學校被迫下學期換版本。
出處:聯合報2020.03.23
去年倉促上路的12年國教新課綱,從課綱到完成編書,一波三折。本報獨家掌握,「科技」、「社會」和「健康與體育」三科,最讓出版社「頭痛」。這三科的國中第三冊(109學年度)教科書,三大出版社幾乎都因違反課綱規範被要求「重編」;其中南一出版社的「科技」第二冊(本學期用書)更四次重編,目前還在續審中,導致有學校被迫下學期換版本。
出處:聯合報2020.03.22
AI人工智慧是無可避免的全球趨勢,所有人都在思考人類該如何改變才不會被機器人取代。許多專家都認為「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是AI時代最具競爭力的能力。因為未來社會問題更複雜難解,並非紙上談兵就能解決,加入生活情境才能貼近真實痛點,但這樣的能力並非看書考試就能培養,近年襲捲全球的「STEAM」教育,不少教育學者認為,是培養孩子解決困難問題能力的教學方式之一。
年級 | 領域 | 國審字號 | 作者 |
---|---|---|---|
國小三上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10005號 | 林于弘等 |
國小三下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10010號 | 林于弘等 |
國小三上 | 社會 | 國審字第110011號 | 高新建等 |
國小三上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10007號 | 陳明德等 |
國小三上 |
藝術 | 國審字第110001號 | 熊曉鴻等 |
國小三下 | 藝術 | 國審字第110003號 | 孫成傑等 |
國小三上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101400270號函 | - |
國小三下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101400272號函 | - |
國小三上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101400582號函 | - |
國小三下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101400461號函 | - |
國小二上 | 數學 | 國審字第109003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二下 | 數學 | 國審字第109045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二上 | 生活 | 國審字第109014號 | 周淑卿等 |
國小二下 | 生活 | 國審字第109056號 | 周淑卿等 |
國小二上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09026號 | 蔡葉榮等 |
國小二下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09073號 | 陳明德等 |
國小二上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091400254號函 | - |
國小二下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091401454號函 | - |
國小二上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091400188號函 | - |
國小二下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091401503號函 | - |
國小一上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08002號(含首冊) | 林于弘等 |
國小一下 | 國語文 | 國審字第108053號 | 林于弘等 |
國小一上 | 數學 | 國審字第108005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一下 | 數學 | 國審字第108043號 | 楊瑞智等 |
國小一上 | 生活 | 國審字第108009號 | 周淑卿等 |
國小一下 | 生活 | 國審字第108064號 | 周淑卿等 |
國小一上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08018號 | 郭鐘隆等 |
國小一下 | 健康與體育 | 國審字第108071號 | 蔡葉榮等 |
國小一上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081400541號函 | - |
國小一下 | 閩南語 | 教研書字第1081402015號函 | - |
國小一上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081400328號函 | - |
國小一下 | 客家語 | 教研書字第1081401976號函 | - |
更多執照訊息,請參見康軒集團網站
未來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是培養學生「多元文本識讀素養」, 理解語文,並透過語文理解世界。所以,我們要積極在生活中給予學生讀寫材料,培養他們具備各年 級該擁有的能力。